南开区新古典音乐交流群

聚焦丨首届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开幕!700多位中外艺术家,将给深圳人带来16场国际精品演出!

2023-05-10 14:56:27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婉转高亢的歌声中,在东西方乐器的协奏中,在各国音乐家的交流与对话中,在台下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首届深圳“”国际音乐季带来的那些清澈与美好,沁入每一位听者的心脾。这是一条以深圳为起点的“音乐丝路”,这也是通往各国人民心灵深处的“人文心路”。

,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前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班德林,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等领导为开幕式亮灯。


徜徉音乐丝路,鹏城进入“节日时间”

昨晚,深圳“”国际音乐季开幕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举行,来自“”沿线国家波兰、哈萨克斯坦、斯洛伐克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家与深圳交响乐团组成“”节日交响乐团,共谱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和谐共生、和睦共融的华章。

深圳音乐厅,八时许,随着中国指挥家胡咏言的激情挥棒,德沃夏克《狂欢节》序曲喷薄而出,热烈欢快的旋律宣告了这座城市正式进入“节日时间”。在接下来的23天时间里,来自世界各地的700多位艺术家将在深齐奏丝路华章,掀起16场国际“音乐季风”。

站上“”文化大舞台,作为“东道主”的深圳,带着充沛的文化自信奏响了优美的中国旋律。一曲唢呐独奏《百鸟朝凤》,以唢呐模仿出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传统乐曲在交响乐的合鸣中焕发新生。

一首男高音独唱《<临安七部>之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中勾勒出西湖的美丽风光,在国际音乐季的舞台上,也以“最中国”的方式赞颂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共享环球乐韵,东西交融创造新可能

音乐,全世界唯一不需要翻译的语言。在音乐季上,艺术家们演绎的并非单打独斗的“独奏曲”,而是共同奏响和谐共生的“交响乐”,这种艺术交融,体现在每一首别出心裁的曲目编排和音乐家每一次的倾情演绎中。

当印度的西塔琴遇上西方的交响乐,在本次音乐季舞台上世界首演的西塔琴协奏曲《欢庆》创造出一种音乐的新可能。随着三个乐章的情绪递进,音域宽广的西塔琴与小提琴、圆号、单簧管、长笛等展开了一场东西方的音乐对话,迸发出时而舒缓、时而欢快、时而激昂的旋律,洋溢着浓浓的异域风情。正如这位印度演奏家、世界级音乐大师拉维·香卡的学生所说,“协奏”需要的就是彼此心中有对方,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当加拿大女高音唱起中国歌剧《白毛女》,棕发碧眼的“喜儿”纯正的发音带给观众无穷惊喜。“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哎扎起来……”在这段男女声二重唱的高潮部分,中国男高音歌唱家变魔术般地掏出一根“红头绳”给她温柔地扎上,洋“喜儿”瞬间露出一脸娇羞与欣喜,别出心裁的艺术编排让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保加利亚女中音卡拉.德里柯芙带来咏叹调《卡门》

埃及演奏家米丽特.哈娜带来钢琴独奏,指挥奥涅格.阿拉比(阿尔巴尼亚)。


文明互鉴并进,五色音符编织多彩文化画卷

在埃及女钢琴家阿齐兹·伊万《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后,青年指挥林大叶再次登台执棒,当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终乐章《欢乐颂》那熟悉的旋律响遏行云时,全场观众的激情被点燃。

来自中国、加拿大、保加利亚的四位歌唱家领衔,深圳和来自香港、澳门等地区的代表组成了百人合唱团——超过220人的阵容奏唱了响彻在贝多芬心灵世界的洪钟之声,他们用富有感情色彩的合唱、重唱、独唱和多种乐器变奏来赞颂自由、讴歌欢乐,人声与交响乐完美交织,激情澎湃的宏伟乐章令人无尽陶醉和感动,那代表着人类闪光追求的壮丽颂歌,在音乐厅久久回荡。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持久而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在音乐厅响起。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各国音乐家一一登台,两度返场,手拉着手向观众致意。


这一夜,音乐是我们共通的语言!


内容来源:深圳新闻网

编辑整理:深圳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老板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小编推荐

收藏:深圳这几个区学位申请推迟,深圳学位申请时间网址政策汇总!


光明20分钟到福田、深圳2小时到珠海,新的列车运行图不要太赞!


航拍深圳的春天,美CRY!你一定不能错过!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开区新古典音乐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