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新古典音乐交流群

小提琴九级考级《布鲁赫g小调》《青年协奏曲》《海顿C大调协奏曲》

2023-05-10 14:56:27


艺术小屋id: 思达提琴

最经典的唯美图片,这里是你美好生活的小家,百态人生,人生百态,做真实的自己。


>>>分享是一种美德,转载是一种智慧<<<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马克斯?布鲁赫 (Max Bruch,1838-1920),德国作曲家,自幼受其母(名歌唱家)的教育,显露出杰出的音乐天赋。十四岁获莱茵河畔法兰克福的莫扎特奖学金,受教于希勒、莱耐克等人。1858年回乡任教,1865年起先后任科隆音乐厅音乐指导、施瓦茨堡桑德斯豪森亲王的乐队长、斯特恩歌唱协会指挥。1880年任英利物浦爱乐协会音乐指导。1883年回国任布雷斯劳和柏林两地的音乐指导和音乐学院作曲主任。曾先后被剑桥大学、柏林大学、布雷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08年获普赫士功绩勋章。他的创作与德国古典传统一脉相承,并受益于对民歌的广泛接触和研究。旋律优美动听,充满激情,曲式严谨自然,音响效果美丽淳朴。写有交响曲、协奏曲、歌剧、清唱剧、室内乐等各种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首小提琴协奏曲(g小调和d小调)、《苏格兰幻想曲》、歌剧《罗勒莱》等。  
   《布鲁赫g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66年,当时作者年仅二十八岁。,其中第一号(即本曲)是继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之后,被演奏得最多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因而特别著名,同时也堪称为布鲁赫的代表作。  
  此曲的旋律多少带有一些甜蜜的伤感,并且具有名演奏家所喜爱的演奏效果,形式虽然是普通的三乐章,但又比一般的协奏曲形式自由许多,甚至有些人还把本曲的第一乐章当做前奏曲。这首乐曲之所以会如此受世人喜爱,是因为它充满了旋律上的创意与形式上的自由,在技巧方面虽然不很容易,却也不至于过分艰深。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前奏曲,中庸的快板,g小调,4/4拍子,相当自由的奏鸣曲形式。主奏小提琴奏出雄壮而强有力的第一主题,主题的处理方法相当豪迈。不久,主奏小提琴进入娇柔优美的第二主题。旋律经过发展后逐渐平静下来,由此不间断地直接进入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慢板,降E大调,3/8拍子。本乐章充满了作者最为得意的旋律美感与歌谣性。在弦乐器的和弦伴奏下,主奏小提琴奏出甜美而带有冥想性美感的主题。这个歌谣性乐章经过了三个主题呈示后,慢慢趋向高潮。最后,开头的主题在几次转调后回到原调,形成结尾。  
     第三乐章终曲,有活力的快板,G大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这是强劲有力而华美的终曲。主奏小提琴奏出强劲有力、很有特色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以后,乐曲才移向单纯而有力的第二主题。尾奏是以第一主题为素材,慢慢趋向高潮,最后变成急板,一气呵成地结束全曲。  

   这首曲子的旋律多少带有一些甜蜜的伤感,并且具有名演奏家所喜爱的演奏效果,形式虽然是普通的三乐章,但又比一般的协奏曲形式自由许多,甚至有些人还把本曲的第一乐章当做前奏曲。这首乐曲之所以会如此受世人喜爱,是因为它充满了旋律上的创意与形式上的自由,在技巧方面虽然不很容易,却也不至于过分艰深。布鲁赫《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绝对是一部精品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虽然未被列入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列,但是也非常优秀,很值得一听。  

   这首充满女性柔情,忧郁凄美的小协,尤其是第二乐章,我想一定会受到更多女性朋友们的喜爱。
布鲁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独奏 帕尔曼



卡巴列夫斯基
卡巴列夫斯基(Dmitry Kabalevsky,1904—1987年),前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1904年12月30日生于圣彼得堡。 1929和1930年先后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班及钢琴班,1932年起任教于莫斯科音乐学院。1940—1946年任《苏联音乐》杂志主编。1949—1952年任苏联科学院艺术史研究所音乐部副主任。1952年起任苏联作曲家协会书记。1962年起领导少年儿童音乐美育委员会。1969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主席团所属美育委员会主席。卡巴列夫斯基的创作大多以苏联现实生活为题材,音乐具有明朗的色彩,抒情性较为突出。
卡巴列夫斯基青年协奏曲
梁建枫小提琴演奏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非常重要的作曲家,创始人,奠基者。在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被人们尊称为“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
  海顿6岁开始学习音乐,8岁时就接受了钢琴、小提琴和音乐理论等方面的训练,1761年,海顿与亲王埃斯特哈齐签订合同,为亲王埃斯特哈齐家族服务了整整30年,海顿的众多重要作品都是在这30年里面完成的。
  在这一时期,海顿不仅确立了交响乐四个乐章和弦乐四重奏的基本形式,还确立了交响乐队的编制(在史前是没有的),以及乐章之间速度的对比和音乐结构的探索;和声、复调、对位、动机模仿的混用以及调性的变化、旋律的走向、力度的对比、配器的使用等等,这些全是在这一时期进行完善、发展和确立的,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顿一生中不仅写了一百多部交响曲和八十多首弦乐四重奏,还在清唱剧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世纪》和《四季》就是他在清唱剧方面的重要作品。
  在海顿仅有的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中,《C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最受人们喜爱的。这是为当时埃斯特哈齐乐团的首席路易吉.托马西尼所作的,大约创作于1761-1765年间。这首作品有着非凡的气度和跌宕起伏的情感,充分展现出皇室宫廷音乐的神圣与庄重。
海顿一生中不仅写了一百多部交响曲和八十多首弦乐四重奏,还在清唱剧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世纪》和《四季》就是他在清唱剧方面的重要作品。
  在海顿仅有的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中,《C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最受人们喜爱的。这是为当时埃斯特哈齐乐团的首席路易吉.托马西尼所作的,大约创作于1761-1765年间。这首作品有着非凡的气度和跌宕起伏的情感,充分展现出皇室宫廷音乐的神圣与庄重。
  海顿的作品不像莫扎特作品那样富于戏剧色彩和灵性,更不像贝多芬音乐所具有的英雄性与抗争性,但那些对话式与问答式的写作技法同样充分体现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典雅、节制、均衡的美。
  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为C大调,中庸的快板,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华彩、结尾构成。纵观整部作品,从技术上来看包含的难点有:附点、三连音、颤音、三十二分音符、双音。
  一、附点音符
  该曲的附点有附点八分音符和附点十六分音符。
  当附点在八分音符的后面时,相对来说好演奏一些,因为时值要长一些,而附点在十六分音符的后面时,就难演奏一些,因为时值非常短。
  当附点在八分音符的后面时,我们可以把一拍分成四个十六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占三个十六分音符的时值,也就是占四分之三拍,余下的一个十六分音符占四分之一拍。这样,我们的心里有非常清晰的节奏概念,我们在演奏中才可能保证每一次出现这样的附点时把节奏拉得准确。
  附点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一般是被安排在四个十六分音符的第一和第三个音的位置,接在它们后面的节奏通常是三十二分音符。其实,附点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有相似的内在关系,附点十六分音符仍然占据四分之三拍,余下的一个三十二分音符就占四分之一拍。只不过,附点十六分音符比附点八分音符快了一倍而已,内在的节奏关系是一样的。
  二、三连音
  三连音在这首作品中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而且三连音呈现的形式和组合十分多样。比如:音阶式、琶音式、同音式。同时又分:上旬式音阶,下旬式音阶。
  上旬式琶音,下旬式琶音。另外,同一音保持的三连音。
  在演奏三连音时,应该特别注意三连音中每一个音时值的均衡。在三连音中,每一个音的时值都应该是相同的。
  在许多三连音上下旬琶音走向时,还存在着对答式的呼应。那么在演奏中就要把强弱对比做得特别明显,再加上演奏强时,小提琴弓子要拉得开阔一些,演奏弱时弓子要拉得短一些,靠近指板一些。并且,只能给予少而合适的力度才能充分表达三连音在海顿作品中的适度的美感。
  在演奏中,要特别注意,拉快速三连音琶音时,首先要慢练,否则,速度快了以后,左手和右手就不能在同一个节拍里演奏出正确的节奏。
  三、颤音
  颤音作为装饰音的一种,其演奏方法是多样的。比如:以某一个音为主奏的音,可以往上构成,这是一般通常应用的方法。也可以先演奏主奏上方的音,然后再演奏主奏的音,一般后一种演奏方式多用于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另外,在速度上可以快也可以慢,这是根据乐曲的需要而变化的。
  在演奏颤音时,手指要求非常灵敏且具有弹性。首先,要用很多练习来练就演奏颤音的最基本的手指机能状,并且在音出发前,要测定好音程之间的距离,然后做到快、准、巧,否则,就会给人一种慵懒的,不清晰的,失去弹性。
  四、双音
  乐曲从一开始的主部主题就是由双音奏出:
  虽然整首曲子双音占据的比例不算大,但是只要有双音的地方就存在双音特有的音准问题。在这一首曲子里面,出现了各种把位的三度、五度、六度,以及各种变化手指位置的和弦转位。我们演奏的双音之所以音不够准确,多半是因为在练习的时候没有深入去研究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度数关系和音响效果,常常听个大概就轻易的放过不够准确的双音。要练好这些双音首先要把两个声部的音分别拉准,之后,再来找到双音特有的音准感觉,不管是几度双音,都有它特定的协和感,这是需要很多时间和敏锐的听觉去磨练的。
  五、三十二分音符
  在乐曲中出现了很多三十二分音符,这些音符所包含的内容,大多是音阶、琶音,音程关系都很相似。当然,有很少的地方换弦也很频繁,拉一个音换一次。因为三十二分音符速度很快,再加上频繁的换弦,所以,也需要慢练来解决音准问题,之后才能加快速度。
  三十二分音符在演奏时还有不太清晰的可能是没有分清楚音组。笔者认为,一定要清楚重音的位置,演奏时心里要很明确每一音组的重音位置和弓子的分配乃至换弦的关系等等。只有做好了这些,才有可能拉得清楚。
  六、结语
  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因此,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精神是具有质朴、纯粹、自由与独特的艺术个性的。海顿在作品中有很高的艺术标准,高贵单纯,平衡而完美。《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无论从节奏还是旋律上都追求着严肃的艺术目的,和这个时代的艺术精神想吻合。合适的情感比例,规整的节奏关系,有控制的强弱对比,这一切都是在一种和谐与希望中造就出来的。 海顿所完善的维也纳古典主义风格样式,还需要其后辈去继续充实,而现在的我们去学习海顿的作品,必须懂得在演奏方式和演奏风格上,要演奏出与这个时代相契合的音乐,因为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精神内涵,我们的音乐应该与文化是相统一的。
《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吉尔·沙汉姆




达的生命之树,上升到天空的尽头。



思达提琴

最经典的唯美图片,这里是你美好生活的小家,百态人生,人生百态,做真实的自己。
订阅号:wen15198989822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开区新古典音乐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