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新古典音乐交流群

【珍藏】一张图读懂著名钢琴大咖(附详细解释)

2023-05-10 14:56:27

点击标题下「弹吧音乐」可快速关注




肖邦

搅拌器刮到你停不下来

肖邦几乎一生都在创作钢琴曲,他认为要展现柔和的主旋律,伴奏的部分必须尽可能的简洁而单纯。同时,他还突破性地大量运用和弦,使自己的钢琴曲与其他人区分开来。这种细腻敏感的曲风,带有淡淡忧伤的乐曲,就有如诗歌所抒发的感情一般;而乐句中丰富的音色,又好像诗的韵律。也许,这就是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的原因吧。


他的手被公认是“最优美的手”他的演奏平稳有力,触键匀称,同时融合了各种情结:单纯质朴的爱国情怀、伤感浪漫主义情怀,和声和旋律处理都非常精致。


贝多芬

用锤子敲击!注意力度!

我们先来看看贝多芬的头像吧!那凌乱的卷发,脸部的线条僵直刚硬,眉宇间写着坚毅不屈,加上那紧闭的双唇,似乎正准备用全身力气来敲击反抗命运


然后再想想他那《命运交响曲》中的“命运”敲击,多像锤子敲击的声音。用大锤敲击形容贝多芬的音乐也算是有理可循。


拉赫玛尼诺

章鱼须般的大手

拉赫玛尼诺夫的身材高大,拥有一双巨大的手,左手能轻易按到跨十二度的琴键,故此并非所有人能演奏他的作品。但他的身材可能与一种名为马凡氏综合症的遗传病有关,患者其中一个征状是修长的四肢及手指。


就是这得天独厚的大手,使他的左手能很轻易地按到跨十二度的琴键,章鱼须般覆盖着钢琴键盘。


李斯特

这个跨度你的虎口够吗?

李斯特的钢琴演奏技巧一向为世人传颂,他弹奏时犹如神魔附体,敲击琴键时的样子甚至显得歇斯底里,还有人曾说他的音乐是“引发歇斯底里症的“。他的手被公认是“又宽又大”


他的手指长而平均,自然伸张可达“十度”,在他的钢琴作品中,有许多的连续十度进行,这个跨度,你的虎口够吗?


布列兹

木铲般的音块

布列兹是优秀的现代作曲家,其次才是指挥家。布列兹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拜梅西安为师,随他学和声,随莱博维茨学十二音技法,随奥涅格的妻子沃拉布尔学对位。


布列兹在指挥中强调节奏的魅力,强调现代作品在节奏中呈现的色彩感,也强调音响效果


凯奇

玩的就是情怀

凯奇,美国著名实验音乐作曲家。在他的创作中,他摒弃了传统的创作技法,不断尝试新的东西以严肃的思考、独特的行为方式去探求音乐的新发展其最经典作品《4’33》能够解读图上“无手”。


演奏中间只有几次开关琴盖,一直持续了4分33秒,演出结束。


巴赫

机械化准确到你哭

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巴赫是一位真正精通作曲技法的大师,我们可以在他的复调作品中发现大量的声部交叉和对位旋律。


巴洛克时代追求空间律动带给我们了强烈效果,如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有着异常缜密的逻辑,节奏、音色和音响都有非常精准的分寸把握,精密的背后却一点都不缺少趣味性。


德彪西

要多软既有多软,轻如鸿毛

当德彪西的创作进入成熟期,他创作了大量作品,涉及到各种不同体裁,它们有着色彩斑斓的和声、丰富多变的织体、细腻透明的配器,具有朦胧、飘逸、幽静的气氛,这些都切合了印象主义风格的要素。


人们一提到德彪西总会把他与“印象主义”联系起来,不过德彪西对此特别反感。他说:“我试图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德彪西从未承认过自己创立了印象主义乐派。可是即便如此,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他还是没能彻底摆脱掉“印象主义”的标签,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将错就错”。

喜欢就关注“弹吧音乐”公众号吧~

更多精彩,点击即可阅读


1、【史上最好听演奏+演唱】Always with me(千与千寻主题曲)


2、GEEK智能木吉他试玩报名:好玩得不像文青


3、【音乐与电影】不可不知的《辛德勒的名单》(附谱)


4、傅聪谈第17届肖邦钢琴大赛(另附决赛视频)


5、盲人与老外四手联弹——当匈牙利舞曲遭遇猪八戒背媳妇


6、钢琴家们是怎么弹“生日快乐”歌!


7、为了演奏这首曲子,他们把钢琴吊上了长城……


8、当钢琴王子遇见美食大师


9、《琅琊榜》|《红颜旧》钢琴谱全网首发

看完点个赞呗~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开区新古典音乐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