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新古典音乐交流群

不会指挥的作曲家不是好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精神碎片(下)

2023-05-10 14:56:27

  上一期拉赫玛尼诺夫专题反响很赞,小编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本期继续,回顾这位俄罗斯文化巨人的点滴!
“我五岁就能弹拉三——”
“啥?你这么牛?!?”
“——的第一页。”


Pia~



  相信拿这句话开过玩笑的朋友不在少数,没错,如你所见,号称“世界上最难钢琴曲”的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号钢琴协奏曲的第一页就长上图这样。
  就连笔者这种业余水平都敢嚣张地说一句——我也能弹!
  然而,

  后面就长这样了……



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号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从谱子里密集的音符与纠结的和声织体里不难看出,拉赫玛尼诺夫的作曲手法和风格延续了浪漫主义的传统,与柴科夫斯基一脉相承,而我们也听到了那个时代很多风格迥异的俄罗斯音乐。这就不得不提到与拉赫玛尼诺夫同时代的另一位俄罗斯作曲家,斯克里亚宾。
与斯克里亚宾的“相爱相杀”
  作为拉赫玛尼诺夫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同学,斯克里亚宾在创作上与拉氏就像一棵树上分开的两根树杈,却结出了不同的果实。
拉赫玛尼诺夫(左)、斯克里亚宾(右)
  两位的早期作品都受到浪漫主义的极大影响,但不知受了什么样的影响,斯克里亚宾在创作中期开始追求“神秘主义”,体现在他音乐中是大量色彩的运用、模糊的调性轮廓,还有开创性的“神秘和弦”:不同于传统三和弦的一种四度叠置的和弦。
  出于同学之间的“互相关爱”,拉赫玛尼诺夫对他的理念有自己的看法: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回忆:

  我记得我和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斯克里亚宾有过一次讨论,当时我们坐在和平咖啡馆的一张小桌子旁。斯克里亚宾新近发现了某个和声与太阳光谱之间的关系。如果我没搞错的话,他正要把这种关系写进一首伟大的交响曲里去,其中不但有音乐的变化,还要表现光和色彩。他从没有反省过这个想法的可操作性,而且他对那种问题也没什么兴趣。他说他将只用光和色彩的特殊系统来创作《普罗米修斯》。让我吃惊的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同意斯克里亚宾关于调性和色彩之间有联系的说法。我没看出其中的相似性,于是激烈地反驳他们。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和斯克里亚宾在“音响——色彩——音阶”之间联系的问题上有分歧,这似乎证明了我是对的。比如,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认为F大调是蓝色的,而斯克里亚宾觉得那是红紫色的。至于其他调性,他们居然都达成了一致,比如说D大调是金棕色的。“看呀!”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突然朝我叫道,“我要引用你的作品来向你证明我们是对的。比如说《吝啬的骑士》(The Miserly Knight)里那段,老男爵打开箱子,里面的金银珠宝发出火炬般的光芒……怎么样?”我得承认那一段是用D大调写的。“你看,”斯克里亚宾说,“你的直觉已经无意中遵守了这一法则。

——节选自余华《色彩》

  “然并卵”,拉赫玛尼诺夫还是继续坚守他的浪漫主义阵地,并最终成为了浪漫主义历史上的一座高峰。
并没有什么“末日经情节”
  很多书里都有写到,拉赫玛尼诺夫对“末日经主题”非常迷恋,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出现了这个动机,比如《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第24变奏,交响诗《死之岛》,还有他的钢琴奏鸣曲。
  既然那么多人都提到了“末日经主题”,
  那我们就来看看
  到底——
  什么是——
  “末日经主题”?!
  末日经,拉丁语为“Dies Irae”,意为“震怒之日”。,末日经的经文一般认为是由13世纪的方济会士达·切拉诺(Tommaso da Celano)撰写的。
  节选几段感受一下(译本存在差异):
  但如果说拉赫玛尼诺夫有这个情节的话,柏辽兹第一个表示不服。
  在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末乐章“妖魔夜宴”当中,末日经作为审判的声音与妖魔轮舞主题对位。
  然后是李斯特、圣—桑、奥涅格三位创作的《死之舞》当中都出现了末日经。
  当然还有我们熟悉的马勒《第二号交响曲“复活”》的结尾还有施尼克特的《第一号交响曲》、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等等……
  个人认为,所谓的“末日经情节”基本上贯穿了整个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史,甚至延续到现代音乐,是语境下普遍的文化现象,并非拉赫玛尼诺夫所独有。
靠弹琴吃饭的作曲家
  ,身在异乡的拉赫玛尼诺夫最为人称道的反而是他的另一项技能:钢琴。
  那个录音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的年代,对于乐迷和拉赫玛尼诺夫本人来说都非常幸运,他留下了大量的演奏录音,其中对他自己作品的诠释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下面我们欣赏一下拉赫玛尼诺夫演奏自己的《升F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在此放一张有趣的图片:
  这双据说可以横跨十二度的大手,如果没有在钢琴演奏方面留下建树反倒是令人奇怪的。

本期内容:陈暮寒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页面排版:高建



国 家 大 剧 院 · 古 典 音 乐 频 道

「听音乐精品·看经典视频」

订阅号:gdyypd

手机、平板客户端:大剧院古典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好音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开区新古典音乐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