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新古典音乐交流群

耄耋巨匠——布列兹

2023-05-10 14:56:27

 2015
年2月7日,第57届格莱美终身成就奖被授予了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皮埃尔·布列兹。事实上在此之前,他已获得格莱美奖二十余次和其他大奖无数。格莱美奖组委会主席尼尔·波特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我们将把奖项颁发给那些在文化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天才创造者,能够授予这些具有开拓意义的时代精英这一奖项,是一种令人激动的荣耀。”而皮埃尔·布列兹亦无愧于这一荣耀。

皮埃尔·布列兹(Pierre Boulez,1925年–),法国指挥家、作曲家。他以善于准确清晰地诠释20世纪音乐而著称,较为出名的作品有《没有主人的琴锤》、《爆炸-固定》和《仪式》等先锋音乐。布列兹从小就开始学习音乐,后来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就读,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拜梅西安为师,随他学和声,随莱博维茨学十二音技法,随奥涅格的妻子沃拉布尔学对位。1971–1975年他担任BBC交响乐团指挥长,同时于1971–1977年兼任或专任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之后他回到巴黎,担任从事电子音乐和电脑音乐研究的“声学/音乐协作研究院”主任。其指挥生涯并未中断,继续客座指挥欧美著名管弦乐团。1995年,他被任命为芝加哥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家。




  皮埃尔·布列兹一生获奖无数。他于1979年获得恩斯特·冯·西门子音乐奖。1989年他成为日本艺术协会第一位“帝国奖”得主。为了表扬他对20世纪音乐的贡献,1995年获得德国唱片评论奖,英国音乐杂志《留声机》“本年度艺术家”,接着在他70大寿的时候还获得了法国 Victoires de la Musique一向特别的奖项。1996年获得柏林艺术奖,瑞典皇家音乐学院授予他Polar Music Prize。
  他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
作为先锋派作曲家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其音乐作品结合了严密的数学构思与自由、主观、甚至狂暴的情感表达,但他制订音乐规则时数学般的严格给了这些狂暴情感以必要的补偿。同时,他的作品在呈现韦伯恩式的高度组织化的明晰织体的同时,又充分表现出德彪西式的精致敏锐的强烈色彩感,因此,他也被人们称为“德彪西式的韦伯恩”或“抽象的印象主义”。

  下面请欣赏的是巴伦博伊姆在2010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指挥的列兹作品——《记谱法》。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指挥家。
他曾指挥过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和芝加哥交响乐团等许多世界顶级管弦乐团。其在CBS及DG公司录制的唱片多次获得包括1995年度留声机大奖在国内的国际著名唱片奖项,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的巴托克的《世俗康塔塔》则四次获得格莱美大奖。布列兹的指挥富有创造性,尤其以精准著称,乐队演奏中一个和弦、甚至一个半音的音准错误,都逃不过布列兹这位精明的音乐家敏锐的耳朵。这种高度的精准性,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下面就请欣赏布列兹在其八十大寿时亲自指挥的马勒《第二号交响曲》第二乐章。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他的身份不止这些。
作为一名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他多年教授音乐分析、创作与指挥艺术,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作为一位研究者,他创建了一家声学与音乐的研究机构,并撰写了大量书籍和文章。

  下面要欣赏的是布列兹指挥的瓦格纳作品——《齐格弗里德牧歌》。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皮埃尔·布列兹是20世纪音乐与文化领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不断地碰上各式各样的矛盾。但他并不想成为什么典范,只是想——

  “走自己的路,跟着自己脑海中的音乐阔步前进。”

…………………………………………………………………………

国 家 大 剧 院 · 古 典 音 乐 频 道

「听音乐精品·看经典视频」

订阅号:gdyypd

手机、平板客户端:大剧院古典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好音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开区新古典音乐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