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的伤感,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悲凉。大量的文献告诉我们,琵琶来自西域,但曾经的西域音乐已成为绝响。
说起中国琵琶与打击乐的缘分,得源于章红艳心里一颗“好奇的种子”。
1992年刚刚毕业留校的章红艳,随团演出前往敦煌。在那里,她第一次看到自己手中乐器原始的样子,而且还发现琵琶和鼓似乎是一对亲密的搭档,成双出现的画面很多,小小的好奇心从此开始萌芽。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章红艳开启一场音乐寻根之旅。随后的几次西部之行,章红艳走访了很多石窟,这些石窟不仅记录了琵琶的历史,还经常出现琵琶和鼓的组合。因为当代音乐中,二者的配合少之又少,这引起章红艳极大的兴趣。
“也许琵琶和鼓在以前是搭配演奏的,也许在世界的某个地方还会有这种鼓,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它们还可以再次重逢……” 类似的设想,不断闪现在章红艳的脑海里。
直到前几年演出时,她偶然遇见日本传统艺术界国宝级大师大仓正之助,看到他手上的太鼓,这些设想都得到解答。“它的形制和我在壁画上看到的一样。” 他手中演奏的大鼓的形制与壁画中的如出一辙。这让章红艳兴奋不已。当时,两位艺术家即兴合作,琵琶弹的是中国的传统曲目,太鼓随即加入,他们只需点头示意进出的先后顺序。
琵琶堪称“弹拨乐器之王”,竟与打击乐器精妙融合,两位艺术家的配合也出奇默契,这似乎更加印证了两件乐器有着相同的文化基因。在这样的默契和谐中,《西域流光》应运而生,章红艳将这场音乐会当成一次有风骨、有品格的自省,一次同源异变的寻根。这台经典作品在北京、日本等地受到热捧,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