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新古典音乐交流群

教师招聘音乐考前必看

2023-05-10 14:56:27


音乐考前必背——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识记要点:

  一、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征

  1、通奏低音

  2、协奏风格

  3、即兴处理

  4、情感因素

  重要要作曲家

  1、维瓦尔第。意大利作曲家

  大协奏曲:《四季》(分别为《春》《夏》《秋》《冬》)

  2、巴赫。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受难曲:《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

  器乐方面,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6首、《英国组曲》6首、复调作品:《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

  重要的乐队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

  世俗音乐:《b小调弥撒》。

  3、亨德尔。德国作曲家。

  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犹大·马加比》等。

  器乐曲:《水上音乐》《皇帝焰火音乐》。

  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

  1、市民化

  2、采用的是主调音乐形式。

  3、确立曲式分段式结构原则。

  4、有明确记谱。

  5、拓宽了音乐的表现范围和表现力。

  6、音乐的重心转移到新型的器乐体裁。

  重要作曲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1、海顿。奥地利作曲家。“交响曲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和“室内乐”之父。绰号“海顿老爹”。作有108首交响曲、84首弦乐四重奏、二十四多部清唱剧和其他数量众多的作品。

  (1)交响曲:第45交响曲《告别》、第94交响曲《惊愕》、第101交响曲《时钟》、第104交响曲《伦敦》

  (2)清唱剧:《创世纪》、《四季》

  (3)弦乐四重奏:《云雀》、《皇帝》

  2、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被称为“音乐神童”,“自由音乐家”

  歌 剧:《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女人心》《魔笛》《唐璜》;

  室内乐:《G大调弦乐小夜曲》;莫扎特临终前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安魂曲》。

  3、贝多芬。德国作曲家。被称为“乐圣”。

  交响曲: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

  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黎明》、《热情》;

  歌 剧:《费德里奥》;

  三、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

  1、风格:个性化

  2、文化传统:民族化

  3、体裁:丰富、自由,出现了“标题音乐”、多乐章的交响曲、单乐章的交响诗和特性小曲等体裁。

  4、音乐要素:旋律:自由,伸缩性大;

  和声:不协和和弦自由运用;

  调式:常采用半音转调和远关系转调,

  力度、速度:变化强烈。

  重要作曲家

  奥地利音乐家

  1、舒伯特。“艺术歌曲之王”。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

  声乐作品《野玫瑰》《魔王》《鳟鱼》《小夜曲》《摇篮曲》《圣母颂》等;

  交响曲《第八(未完成)交响曲》、《第九(伟大)交响曲》;

  钢琴曲《流浪着幻想曲》;

  钢琴小品《音乐瞬间》《即兴曲》及其他作品。

  2、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南国玫瑰》等;

  波尔卡:《闲聊波尔卡》《雷电波尔卡》《拨弦波尔卡》等;

  轻歌剧《蝙蝠》《吉卜赛男爵》等。

  3、马勒

  声乐套曲:《儿童奇异号角》《流浪少年之歌》;

  交响乐:《复活交响曲》《千人交响曲》;

  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

  德国音乐家

  1、韦伯,西欧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人

  歌剧:《自由射手》(著名唱段——“猎人合唱”)《奥伯龙》

  钢琴曲:《邀舞》及其他作品。

  1、舒曼,钢琴家、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钢琴作品有:《狂欢节》《蝴蝶》《童年情景》《幻想曲》等;

  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

  歌曲集《桃金娘》等其他作品。

  2、门德尔松。“抒情风景画大师”。

  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

  音乐会序曲:《仲夏夜之梦》、《赫布里德》等其他作品。

  他首创了《无词歌》,是门德尔松最流行的钢琴作品;

  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

  3、勃拉姆斯。人们把勃拉姆斯与巴赫、贝多芬并列为“三B”

  代表作品:《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以及声乐曲《摇篮曲》。

  法国音乐家

  1、圣·桑:

  代表作品:组曲《动物狂欢节》,其中《天鹅》是该组曲中流传最广的作品。

  歌剧《参孙与达里拉》。

  2、比才

  歌剧:《卡门》。著名选段有《哈巴涅拉》《斗牛士之歌》等。该剧被视为法国歌剧里程碑式的作品。

  3、柏辽兹。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创导者,

  交响曲:《幻想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东欧音乐家

  1、肖邦。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

  钢琴作品:《升C小调练习曲》(《革命练习曲》)、《黑键练习曲》、《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又称》瞬间圆舞曲》或《一分钟圆舞曲》。

  2、李斯特。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钢琴之王”

  他首创了单乐章标题交响乐体裁——交响诗。

  交响诗:《前奏曲》《塔索》;

  交响曲《浮士德交响曲》《旦丁交响曲》;

  钢琴作品《匈牙利狂想曲》《b小调奏鸣曲》。

  意大利

  1、罗西尼

  代表作品:《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威廉·退尔》

  2、威尔第

  代表作品:《阿伊达》《奥赛罗》《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等。

  3、普契尼

  代表作品:《蝴蝶夫人》《图兰朵》《托斯卡》《艺术家的生涯》等。

  民族乐派

  1、格林卡“俄罗斯音乐之父”

  幻想交响曲:《卡玛琳斯卡娅》

  2、强力集团:19世纪60年代在俄国音乐界以巴拉基列夫和评论家斯塔索夫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有共同见解和目标的小组,他们以格林卡为旗帜,致力于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

  ①鲍罗丁《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②居伊③巴拉基列夫④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图画展览会》、《跳蚤之歌》⑤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舍赫拉查德》、《野蜂飞舞》《西班牙随想曲》。

  3、柴可夫斯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

  歌剧:《黑桃皇后》《叶普根尼奥涅金》

  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管弦乐:《第六“悲怆”交响曲》《庄严序曲1812》

  室内乐《第一弦乐四重奏》

  钢琴小品曲集:《四季》

  4、斯美塔那“新捷克音乐之父”

  交响诗《我的祖国》

  德沃夏克“捷克音乐之父”

  交响曲《e小调第9交响曲“自新大陆”》,歌剧《水仙女》

  5、格里格,挪威音乐家

  《培尔金特组曲》(选段:《晨景》《索尔维格之歌》)

  西贝柳斯,芬兰音乐家,代表作:交响诗《芬兰颂》

  印象主义时期

  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开山鼻祖”

  钢琴曲:《月光》《水中倒影》《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雨中花园》

  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管弦乐:《牧神午后》、《意象》

  交响素描:《海》

  20世纪音乐代表人物及作品

  【俄】 斯特拉文斯基——舞剧《浦契涅拉》、合唱与乐队作品《诗篇交响曲》。

  【德】欣德米特的交响曲《画家马蒂斯》。

  【法】奥涅格的诗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现代爵士音乐《钢琴小协奏曲》

  管弦乐《太平洋231》

  【法】米约的音乐哑剧《屋顶上的公牛》。

  重要作曲家

  1、法国“六人团”。路易·迪雷、泰莱菲雷、达利乌斯·米约、阿瑟·奥涅格、乔治·奥里克、弗朗西斯·普朗克

  2、格什温。美国作曲家、钢琴家。

  他将充满活力的爵士乐风格与西方音乐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最富有美国特色的作曲家。

  歌剧:《波吉与贝丝》;

  钢琴与乐队《蓝色狂想曲》;交响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3、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罗斯作曲家,代表作品《春之祭》。这部作品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作品。

  4、普罗科菲耶夫。俄国作曲家、钢琴家。

  歌剧:《战争与和平》《小丑》;

  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

  音乐童话《彼得与狼》。

  5、肖斯塔科维奇。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

  代表作品:交响乐《第三交响曲(五一劳动节)》《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

  舞剧:《黄金时代》《清澈的小溪》;

  清唱剧:《森林之歌》。

  6、哈恰图良 前苏联作曲家,代表作品:舞剧《加雅涅》,其中“马刀舞曲”脍炙人口。

  中国音乐史识记要点

  现代京剧: 《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雄心壮志冲云天》

  《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

  《沙家浜》选段《智斗》

  《铡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秦青、薛谭—— "声振林木,响褐行云

  许永新——我国历史上以声情并茂著称的歌唱家、“喉啭一声传九陌”

  康崑崙—— “琵琶第一手"

  李谟——“独步于当时”、“天下第一”(竹笛)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六大家则加上王实普、乔吉普)

  四大传奇:《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杀狗记》(五大传奇则加上《琵琶记》)

  学堂乐歌代表人物:、曾志忞、李叔同

  重要音乐教育家、作曲家

  一、萧友梅(1884-1940)

  创办了我国最早的一批专业音乐教育机构,

  代表作品:《问》、大型声乐套曲《春江花月夜》。

  二、刘雪庵

  艺术歌曲:《枫桥夜泊》(张继词)、《红豆词》(曹雪芹词)等。

  群众歌曲:《长城谣》等。

  三、黎锦晖(1891-1967)

  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长恨歌》《小小画家》等,

  儿童歌舞表演:《可怜的秋香》《好朋友来了》《寒衣曲》《欢乐歌》《谁和我玩》

  四、刘天华(1895-1932)

  创作了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闲居吟》《光明行》《良宵》《烛影摇红》《苦闷之讴》《悲歌》《独闲操》。(良月苦独病、烛光悲空闲)

  五、黄自(1904-1938)

  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齐唱曲《九一八》《热血歌》。

  清唱剧:《长恨歌》是黄自唯一的大型声乐套曲,也是我国第一部清唱剧。

  艺术歌曲:《南乡子》《点绛唇》《花非花》《卜算子》等。

  抒情独唱曲:《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

  六、赵元任(1892-1982)

  歌曲:《西洋镜歌》《扬子江上撑船歌》《背着枪》《我是北方人》《老天爷》《也是微云》《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卖布谣》《织布》等。

  七、张寒晖(1902-1946)

  歌曲:《松花江上》《游击乐》,

  民歌改编曲:《军队大生产》

  九、贺绿汀(1903-1999)

  湖南邵阳人。1934年创作钢琴曲《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分别获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音乐风格的钢琴曲”的一等奖和名誉二等奖。

  歌曲:《秋水伊人》《春天里》《天涯歌女》《四季歌》《保家乡》《嘉陵江上》《游击队歌》《心头恨》等,

  电影配乐:《船家女》《乡愁》《都市风光》《压岁钱》《十字街头》《胜利进行曲》《青年中国》,

  话剧:《复活》《武则天》,

  管弦乐:《晚会》《森吉德玛》《新民主进行曲》,

  大合唱:《十三陵水库大合唱》《一九四二年前奏曲》等。

  十、马思聪(1912-1987)

  广东海丰人。马思聪是我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

  《思乡曲》《内蒙组曲》《西藏音诗》《牧歌》《山歌》《慢诉》《跳龙灯》等。

  交响音乐:《欢喜组曲》《山林之歌》

  大合唱:《抛锚大合唱》《民主大合唱》《祖国大合唱》《春天大合唱》等。

  十一、青主(1893-1959)

  代表作:《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

  十二、马可(1918-1976)

  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

  秧歌剧《夫妻识字》、

  管弦乐《陕北组曲》,

  歌曲:《南泥湾》《我们工人有力量》等。

  十三、聂耳(1912-1935)

  原名聂守信,云南人,。

  劳动歌曲:《开矿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卖报歌》等;

  战斗性群众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前进歌》;

  抒情歌曲《铁蹄下的歌女》《塞外村女》《梅娘曲》等;

  整理改编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山国情侣》《翠湖春晓》《昭君出塞》。

  十四、冼星海(1905-1945)

  广东番禺人,出生于澳门。被称为“人民音乐家”。

  歌曲:《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

  儿童歌曲:《只怕不抵抗》,

  电影戏剧抒情插曲:《夜半歌声》《黄河之恋》等;

  合唱曲:《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蒙大合唱》等;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光未然词。以朗诵词和乐队音乐加以贯穿。除《序曲》外,八个乐章依次为:《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唱》《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当代音乐作曲家

  李焕之:

  施光南:《月光下的凤尾竹》《祝酒歌》

  印青:《走进新时代》《天路》《西部放歌》《走向复兴》

  刘炽(曲),乔羽(词)

  主要作品:《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祖国颂》

  徐沛东:《爱我中华》乔羽词,《亚洲雄风》《我像雪花天上来》

  二、音乐常识

  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

  六、美术考前必背——主观题常考点

  1.美术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祛,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关注文化与生活

  1.美术是产生于广泛的文化情景中的,美术作品都是一定文化情景中的产物。2.是美术课程特别是美术欣赏课的必要关注的。3.美术不是单纯的技法的训练,而是典型的文化学习。4.美术课的人文性质,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

  (四)注重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题。

  2、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学生要努力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3、简述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评价方式的建议。

  答: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2、分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答:(1)元代统治者的荣枯无常使许多汉族文人只得纵情于诗酒。) r1 z4 h: z$ d6 u& z(2)描绘了富春江一代的秋初景色。(3)吸收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 w9 i& d! J% I# v _3 O(4)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5、宋代绘画的兴盛及其特点。

  答:宋代绘画特别是世俗美术的发展和宫廷绘画的繁荣,使绘画题材更加广泛,风格多样。(1)职业画家的活跃:职业画家的创作具有明显的商品化性质,使世俗美术有了很大发展。(2)宫廷绘画的兴盛:翰林书画院的画院画家掀起宫廷绘画的高潮。(3)士大夫绘画潮流的形成:A.宋代文人士大夫把绘画视为文化修养和风雅生活的重要部分,绘画多寄兴抒情.B.题材偏重墨竹,墨梅,山水竹石及花卉,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C.艺术上趋于平淡素雅,力倡天真清新的风格。D.世俗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相互影响,预示宋代绘画发展的深入与提高。(4)题材风格的多样化:宋代绘画题材内容广泛,绘画分科变细,总的趋势是向专门化发展:工笔绘画有突出成就,青绿重彩仍然流行,水墨着色在山水画中占重要地位,形简意赅的写意画也开始抬头。

  6、“扬州八怪”的绘画有何特点?

  答:“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的总称,他们也称扬州画派。“扬州八怪”有8人,他们是金农、罗聘、李方膺、李鱓、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1、风格鲜明,个性突出。“扬州八怪”在艺术观上最突出的是重视个性表现。在作品的题材上,他们一方面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把梅、兰、竹、菊、松、石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此来表现画家清高、孤傲、绝俗外,另一方面他们还运用象征、比拟、隐喻等手法,通过题写诗文,赋予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独特的思想表现形式。2、重视情趣的表现,力图在作品中显示出自己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扬州八怪”的作品体现了创新精神,他们偏离了所谓的正宗,打破画院派老气横秋的景象和古法、成法的束缚,用笔奔放,挥洒自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3、诗文、书法、绘画、印章,完美结合。创作特点: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他们的作品很多取材花鸟,以写意为主要表现方式,作品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令人耳目一新。尽管当时并不完全被人理解,甚至被认为旁门左道遭到非议。事实上正是他们开创了画坛新局而,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拓展了前途。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开区新古典音乐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