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广泛地来说,因为镜头运动牵涉到时间,它可以在观众心中产生“期待”与“满足”的心理效果。
在这个横移兰基先生的书房镜头,导演雷诺阿让观众先疑问:为什么镜头要移开他去拍其他东西?原来是要呈现兰基个人对美国西部文化的着迷。待会儿,我们在奥逊·威尔斯《历劫佳人》(Touch of Evil)的例子中会提到。
景框运动速度也是一个重点,伸缩镜头或其他摄影机运动可以相对的快或慢。理察德·莱斯特(Richard Lester)的《一夜狂欢》(A Hard Day's Night)及《救命》(Help!),其中镜头的快速伸缩在20世纪60年代引发风潮。
相对的,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有一个在早期影史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摄影机运动——他用升降镜头从高空很缓慢地下降,来拍摄壮观的飨宴场面,创造出恢宏气势与悬疑。
一般而言,摄影机运动本身可制造特定的效果。倘若镜头很快从一个事件移开,观众的心里会想到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摄影机突然往后退,呈现观众没预期到的东西,那就是“惊奇”的效果,例如,先前《红衫泪痕》的例子(图1至图4)。
如果用非常缓慢的速度放大拍摄一个细节,但速度慢到刻意延后满足观众的期待,那么这就是在制造“悬疑”的效果。在叙事电影中,镜头运动速度是根据叙事需要而调整的。快速往前推轨到重要的人或物,或者往后撤退的升降镜头,拍摄站在一片土地上的人,都可以暗示故事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