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新古典音乐交流群

留声机:这样的钢琴家,一代人中也只会出现一两个

2023-05-10 14:56:27

丹尼尔·特里福诺夫

Daniil Trifonov

1991年 出生的他

不满20岁

就已在世界乐坛崭露头角


一位有着现象级天赋的钢琴家

这样的钢琴家,一代人中也只会出现一两个

——英国留声机

2010年第16届 肖邦钢琴大赛 第三名

2011年第13届 鲁宾斯坦钢琴大赛 金奖

2011年第14届 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 最高奖

2016年 留声机大奖 年度音乐家



特里福诺夫演绎肖邦《升F大调船歌》


 

“这些年,国际古典乐坛已经很少出现象丹尼尔一样闪耀的钢琴巨星了。”

——


“不管用什么标准衡量,丹尼尔都是独一无二的。每次听完他的演奏,我好几天都没法再听别的钢琴家。不管他何时演奏,我都想听更多,他是一位将陪伴我们余生的钢琴家。”

——诺曼·莱布赫特


“他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精湛技巧,他的指尖有柔情和魔鬼的两面,我还从未听过这样的音乐

——玛莎•阿格里奇


“丹尼尔·特里福诺夫已经掀起了风暴,就像曾经的霍洛维茨、里希特以及年轻时的阿格里奇和基辛一样… 他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才华和灵敏… 他极为罕见地既拥有疯狂的技巧,又能创造出熠熠生辉的音色,他标志性的演奏如狂风骤雨般快速而闪耀,却全无机械的僵硬感。

——亚历克斯·罗斯《New Yorker》



© Dario Acosta / DG photos




 排队去买他的票 


除了耀眼的才华

他还有着一张精致而帅气的脸


而知道丹尼尔所有获得的荣誉和看到再多他的照片,都不及亲自在现场听到他演奏带来的震撼。


去年的12月4号,是 柏林爱乐乐团 冬春季音乐会开票的日子。我排了一个小时的队,一边看着大厅里LED屏上不断跳动的余票情况,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才轮到自己。好在运气不错,最终我买到了向往已久的柏林爱乐2017年新年音乐会的门票。


我是在那之前不久才知道丹尼尔·特里福诺夫将会作为该场音乐会钢琴独奏的,刚看到时还稍有些吃惊:——原来年仅26岁的他已经到达了这样的高度——毕竟,能够在如此重要的音乐会上与世界最好的乐团合作,足以证明他已经成为了 这个星球上最出色的钢琴家之一。在他之前,柏林爱乐新年音乐会上的独奏家有2015年的“小提琴女神”安妮·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2014年的年逾90岁的钢琴巨擘梅纳海姆·普莱斯勒(Menahem Pressler),2011年的钢琴旷世天才叶夫根尼·基辛(Evgeny Kissin)


© Dario Acosta / DG photos





 他与音乐融为一体 


用无可挑剔的技术和

惊为天人的演绎

震撼每一个观众



在那场音乐会上,丹尼尔带来了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这是被公认的世界上最难的钢琴曲目之一:拉赫玛尼诺夫自己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他的双手出奇地大,据说可以轻松按到跨十二度的琴键,但就连他本人都觉得这部作品写得太难了,“大概是为大象而作的”。但这首曲子是丹尼尔的拿手曲目,在柏林登台之前,他已经数次与世界知名乐团合作过这部作品,表现不凡。在接受采访时他说:“对我来说最难的并不是技术的部分,而是演奏它所需要的巨大的精神投入,每次演奏我都用尽全力,不仅仅是体力上,更是从思想和精神上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它”。



从上台的那一刻起,丹尼尔就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舞台:不演奏的时候,无论是走上舞台的过程还是演奏时乐章中的停顿,他不苟言笑,甚至看起来颇为紧张;可一旦他开始演奏,从他指尖流出的每一个音符都 精准无比。遇到需要精细的手指控制或者更多情感和力量投入的部分,丹尼尔会标志性地前倾身体,把背和脖子都埋得很低,脸上的表情也随着乐曲情感的变化而时而非常夸张、时而平静而享受;伴随着乐团齐奏的高潮落下最后一个音符,丹尼尔才终于长舒一口气,第一次露出了笑容。顾不上整理被汗水浸湿的刘海,起身迎接属于他的潮水般的掌声。


New Year's Eve Concert with Simon Rattle and Danill Trifonov

© DCH


那是我第一次在现场听丹尼尔演奏,我觉得蓄起了胡子的他,好像更有味道了——仍然是那个用无可挑剔的技术和惊为天人的演绎震撼每一个观众的帅气的年轻人,但在那天,我还看到了一位“与他所创造的音乐融为一体”的音乐大师。整整半个小时的曲目,坐在观众中的我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在音乐美好的流动中被推着走,我无暇顾及音符的细节,甚至觉得周围发生的一切都变得模糊。我明白这种看似对细节的“无暇顾及”恰恰来自于每一个完美的细节所创造出来的宏大的和谐,而这样的“心流”,是我一直以来评判一场音乐会的最高标准。



特里福诺夫演奏李斯特《超技练习曲“马捷帕”》






 似乎是无所不能的 


不该只被打上“俄罗斯”的标签

他还是最好的肖邦诠释者之一


丹尼尔出生在俄罗斯,在莫斯科学习音乐多年,2011年在第14届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中一举拿下金奖并囊括观众奖、最佳室内协奏曲演绎奖和最高奖。在这样的成长背景下,俄罗斯学派的精致和考究,对技巧要求极高又不主张炫技的演奏方式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使他对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信手拈来:斯克里亚宾、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俄罗斯大师们的杰作一直是丹尼尔独奏音乐会、个人专辑中的保留曲目,也为他带来了无数的赞誉。


© Dario Acosta / DG photos


而另一方面,丹尼尔绝不该只被打上“俄罗斯”的标签,在问鼎柴赛的前一年,19岁的他已经拿下了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季军,在那届史上竞争最激烈的肖赛中,排名前五的选手如今都作为独奏家在国际乐坛拥有了一席之地,而丹尼尔大有赶超当年的冠亚军之势,成为了年轻一代中最好的肖邦诠释者之一。丹尼尔演奏的肖邦,从不是带有目的性的去模仿和呈现,他更像是在穿越时空和大师对话


© Dario Acosta / DG photos


近年来,丹尼尔迎来了演奏生涯的高峰,他的音乐会足迹早已遍布全球。今年9月,结束在琉森音乐节和不来梅音乐节的独奏会后,丹尼尔先后在北京、深圳、香港和上海进行他在中国的第一次独奏会巡演,开启一个全新而特别的肖邦主题,也为他即将与DG厂牌合作发行的新专辑《Chopin Evacations》预热:音乐会的上半场将是“作曲家笔下的肖邦”,曲目包括蒙波的《肖邦主题变奏曲》、舒曼的《狂欢节之“肖邦”》、格里格的《心情组曲之“练习曲”(致敬肖邦)》、巴伯的《夜曲》、柴可夫斯基的《18首钢琴小品之“肖邦风格”》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的《肖邦主题变奏曲》。下半场则是来自肖邦本人的《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


Daniil 新专辑封面,图片来自Daniil官网


提起肖邦,丹尼尔说:“肖邦总是能够唤起我们的感情和共鸣,他在用一种非常私密的方式与每一个演奏他的人对话。”

 

丹尼尔还说:“在我练琴的时候,我总是尝试把每一个片段都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表达出来,去体会100种不同力度、速度、节奏和音符连结带来的不同感受,我知道这当中的绝大部分我都不会在音乐会中呈现出来,但这是让我的演奏和内心都变得更加丰富的方法。”



特里福诺夫介绍17-18乐季计划



这位叱咤乐坛的钢琴家

即将在9月开启 中国巡演


演出信息


蒙波 肖邦主题变奏曲,Op 28-7

舒曼 狂欢节之“肖邦”,Op 9-12

格里格 心情组曲之“练习曲”(致敬肖邦),Op 73-5

巴伯 夜曲,Op 33

柴可夫斯基 18首钢琴小品之“肖邦风格”, Op 72-15

拉赫玛尼诺夫 肖邦主题变奏曲,Op 22


-中场休息-


肖邦  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 35


曲目以当日演出为准



2017年9月23日

国家大剧院

识别下方二维码购票



2017年9月24日

深圳音乐厅

识别下方二维码购票



2017年9月26日

香港文化中心

识别下方二维码购票



2017年9月28日

上海大剧院

识别下方二维码购票





古典音乐全媒体

《橄榄古典音乐》



Q:我们有哪些产品?
A:微信公众号、杂志、沙龙、电台、视频、音乐周边
Q:我们有哪些微信号?
A:橄榄古典音乐、橄榄钢琴课堂、古典与爵士、橄榄戏剧
Q:合作、投稿?
A:请邮件 liujie@ganlan.com.cn


Tips:欲购买《橄榄古典音乐》单本杂志,请戳阅读原文,马上下单吧!微店上任何问题,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或联系小编微信/ganlanmusic 手机/13601977457(尽量短信)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开区新古典音乐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