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rt全名Jacques François Antoine Ibert(雅克·弗朗索瓦·安东·伊贝尔)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作曲家,1890年8月15日出生于巴黎,自幼学习音乐,1910—1914年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于1919年凭借清唱剧《Le poète et la fée》(诗人与仙女)获得法兰西学院罗马大奖,随后到罗马进修学习,1937年任法兰西学术院院长,1956年被任选为法兰西院士,是20世界最重要、最富有影响力的法国作曲家之一,20世纪印象派音乐的传人之一。
这首《室内小协奏曲》是伊贝尔送给他的好朋友Sigurd Rascher
(西格德·拉舍尔(德国萨克斯演奏家,为20世纪萨克斯管演奏技术及曲目的发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1941年曾出版《Top-Tones for the Saxophone》书中详细介绍了超吹的演奏方法以及应用,这本珍贵的教材一直沿用至今))并于1935年完成创作,为萨克斯与十一件乐器而作,伴奏的室内乐器分别为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巴松、圆号、小号和五个声部的弦乐,可见伊贝尔在缩小乐曲演奏规模的同时力图保留乐队的效果,而采取了简易的单管编制方式写作乐曲伴奏,这样使得全曲在听觉感受上更富有层次感。
《室内小协奏曲》共分为两个乐章,第一乐章Allegro con mota(流畅的快板)以及第二乐章Larghetto(抒情的慢板)和Animato moto(生机勃勃的快板)两部分组成,因为第二乐章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所以整个乐曲仍然相当于传统的三乐章协奏曲,遵循传统快-慢-快结构,整个曲子饱满丰富且不失深度,其中在快速指法交替变换的基础上,伊贝尔更是加入了萨克斯高难度演奏技巧altissimo(超吹)、slap tone(弹舌)等现代技巧,使曲目的演奏基准以及演奏难易程度得到了提升。